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培养孩子的定力与保护孩子的活力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07-16 12:42:48


孩子的定力与孩子的活力看似是相互矛盾的,二者看似不能够同时拥有。可是,我们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定力并且保护孩子的活力,让孩子在学习或者做事的时候既有坚持下去的定力,又同时能够拥有热爱生活的活力,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康成长。

活泼好动,喜欢游乐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生命活力的体现,然而学习、吸纳、提高认知,很多时候需要心无旁骛,静心思考,潜心钻研。健全的智力,应该恰当地处理"动"与"静"的关系,古人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大概就是两者平衡的好境界。

在孩子还不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之前,爸爸妈妈们怎样做到既培养了孩子的定力,又不伤及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呢?

就这方面来说,乐乐妈妈在乐乐身上并没有刻意花力气,因为乐乐从小就养成了动脑筋的习惯,他钻研问题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打扰,有时还会忘了身外的世界,同时他也有很多兴趣爱好,包括下象棋、围棋,打乒乓、打篮球等体育项目,所以基本上能做到动静自如。可是陶陶却不一样,陶陶的父母都在远方打工,陶陶跟在奶奶身边长大,奶奶的文化水平不高,教育观念也跟不上时代。她很纵容陶陶,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懂道理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习惯都是自幼养成的,有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无道理。陶陶自由惯了,小学阶段虽然坐不稳,可成绩还算过得去,上了初中,需要静心思考的时候多了,可是陶陶老想着教室外面,有老师管束时还好一点儿,自习课的时候,他真是如坐针毡,头东扭西转,手左碰右拐,脚前蹬后踢,总要找点儿花样来消磨时间,不仅自己学不好,还妨碍了周围的同学。有时候他还会偷跑出学校,四处闲逛。陶陶原本比乐乐和佳佳高两届,后来留了两级,就和他们在同一个年级了,可是学习还是跟不上趟。

眼看孙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陶陶奶奶心里发急,又怕对不起孩子的父母,她开始采取强硬措施:陶陶放学回家,她就会把门关起来,自己端着小板凳,守在门口,不让陶陶出门。可是奶奶越这样,陶陶的逆反心理就越强:不让我从前门走,我就从后边的窗户逃。陶陶家住在三楼,从窗户往外攀很危险,奶奶知道后,找人把所有的窗户都装了防护栏,并且把门上了挂锁,让陶陶无法逃出去。陶陶被关在屋里,心里憋屈,难受的时候,就会骂人、摔东西,只要找到机会出门,除了睡觉,干脆就不再回屋。

后来陶陶奶奶在佳佳妈妈的建议下,找到乐乐妈妈,请她帮忙管教孙子。乐乐妈妈看到老人无助的样子,很同情,在征得乐乐和陶陶两个孩子的同意后,让他俩共住了一段时间。

乐乐妈妈先和陶陶做了沟通,她发现这孩子其实也希望自己能学好,可就是行为上无法自控。乐乐妈妈鼓励他说,只要你有这样的愿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我们慢慢来,乐乐做作业的时候,你也同做,我们从十分钟开始,你只要能坚持思考十分钟,就是成功。

乐乐也配合妈妈,第一个十分钟,他给陶陶布置了一个难度不太大,又有一定趣味性的作业。陶陶想到十分钟不是很长,而且完成任务后可以玩半个钟头的游戏,觉得挺不错,所以那十分钟他表现得很好,这让乐乐妈妈大为高兴,好好地表扬了陶陶一番,并且兑现了让他玩游戏的承诺。

接下来,乐乐妈妈就把规定的思考时间延长到了十五分钟,陶陶在前面的十分钟里建立了自信,这次便更加主动地配合。那天晚上,陶陶最成功的纪录是不间断地思考了十八分钟。

乐乐妈妈夸奖陶陶有了了不起的进步,并且建议他在每堂课上自我训练,也从坚持认真听讲十分钟开始。

到了那学期结束的时候,陶陶已经能够每堂课认真学习半小时以上了,包括有些他不喜欢的课程。他培养了自己的定力,可以强制自己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很投入地学习。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这种进步,也让他对课业的理解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学习对于他来说,也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hjzcn.com)

当然,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实际上经常会出现反复。遇到陶陶不好好配合的时候,乐乐妈妈就给他分析事理,讲励志故事,述说爸爸妈妈在外的艰辛和他们对孩子寄予的厚望;在课余时间,乐乐妈妈鼓励陶陶打篮球、踢足球,做一些健康的户外运动。加上乐乐的热心帮助,陶陶终于完成了初中学业。乐乐妈妈又和陶陶的爸爸妈妈联系,希望他们多和儿子沟通。后来陶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读了技校,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不错的汽车修理工,在遇到技术难题的时候,他还保留着"从十分钟做起"的思考习惯。

小结:

石家庄一对一辅导老师表示,孩子的定力需要培养,孩子的活力也需要保护。像陶陶奶奶那样,孩子小时候不加管束,错过了定力培养的好时间,等到孩子散漫成性,无法静心思考的时候,又不顾及孩子的身心需求,强扭硬拗的做法是很不科学的。爸爸妈妈们要想轻松,就要像乐乐妈妈那样,从孩子小时候抓起,让他们及早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果是过了一定的年龄段再来矫正,那就要注意在内容上化繁为简,在方法上化难为易,在心理上化"逼"为"导",让孩子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这样才能避免矫枉过正,产生新的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够为了让孩子拥有好的学习成绩或者是优秀的做事的能力而一味的去强调培养孩子的定力而扼杀了孩子的活力,孩子只有保持活力,才能够拥有做事的最大的动力,才能够真正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培养孩子的定力的同时,应该保护孩子的活力。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